新能源汽车产业“跑步”进入新发展期

发展速度远超预期

8月11日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7月汽车产销数据。数据显示,7月汽车销售186.4万辆,同比下降11.9%,月度销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,但新能源汽车产销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,产销量再次刷新月度纪录,成为汽车市场一大亮点。其中,新能源汽车7月销售27.1万辆,同比增长达164.4%;今年前7个月,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147.8万辆,同比增长高达197.1%。

国内各大汽车企业近期也陆续发布了7月份的销售数据,新能源汽车产品成为推动各大企业销售上升的一大动力。

上汽通用五菱日前发布销量快报称,7月份整体销量为12.3万多辆,今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超过100万辆,同比增长33%,较去年提前2个月达成百万辆目标。其中,新能源汽车系列产品表现最为抢眼,前7个月累计销售近22万辆,同比增长788%。长城汽车公告也显示,长城汽车7月销量总计8.89万辆,同比增长20.74%,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7251辆,今年前7个月累计销售近6万辆。比亚迪汽车产销数据则显示,7月比亚迪共生产新能源汽车50779辆,比去年同期增加35607辆,同比增长234.68%;销售50492辆,较去年同期增加35392辆,同比增长234.38%。此外,吉利、长安等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也都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。
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,新能源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最主要的方向。在目前各大汽车企业投入的新车型中,新能源汽车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。

更重要的是,新能源汽车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,部分车型在性能、价格等方面已经具备和燃油车竞争的能力。一段时期以来,国内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大幅上升,尤其是在国内没有汽车限购的城市,这一数字也在快速增长。

根据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,到2025年,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%左右。而截至今年上半年,这一指标已经达到了将近10%。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预测,今年全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实现200万辆。

分析机构认为,从前7个月的数据来看,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。按照当前的增速预测,到2025年,国内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超过1200万辆。

与此同时,新能源汽车也成为我国汽车产业“走出去”的一个重要突破口。近期,蔚来汽车首批用于在挪威交付的新能源汽车在上海正式发运,预计将于9月开始在挪威开放订购。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8.2万辆,同比增长342%。

支持力度持续增强

作为目前全球公认的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方向,新能源汽车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。今年7月30日,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提出要深挖国内市场潜力,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,再一次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近日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《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》,也就是新的汽车三包规定,并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。其中一个亮点是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、行驶驱动电机等专用部件质量问题纳入三包退换车条款,同时还要求生产者在三包凭证上明示家用纯电动、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容量衰减限值,供消费者在选购车辆时参考。这将有效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,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壮大。

自2020年以来,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频繁出台。2020年3月,工信部、商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,进一步优化下乡汽车品牌和车型选择,有效地拉动了汽车消费。同样在2020年,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也陆续发布,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重大利好。2021年4月,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也正式启动。

不仅是中央层面,各地方政府近期也再次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。深圳市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,明确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市新增注册汽车中新能源汽车比重要达到60%左右;计划到2025年,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。安徽省也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,明确到2023年,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10%以上,零部件就近配套率达到70%以上,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。此外,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江苏、浙江等地也出台了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。

截止到2021年上半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03万辆,占汽车总量的2.06%。其中,纯电动汽车保有量493万辆,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.68%。预计新能源汽车2025年占比达到18%,2030年达到30%,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在2025年达到3000万辆。

 产业生态加速完善

除了政策环境、市场环境等因素外,完善的产业生态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。

自从2020年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被纳入“新基建”,地方政府纷纷提出充电设施建设目标以及相关保障措施,并通过制定地方性建设补贴、建设审批等政策细则予以落实。发改委、工信部等部门连续出台政策,加大技术突破、充电设施建设等支持力度,补齐产业链短板。截至今年4月,全国已累计建设充电站6.5万座、换电站644座,各类充电桩近200万个。

为让电动汽车“回得了家、出得了城、下得了乡”,国家电网持续投资建设充电基础设施,初步形成了高速公路快充网络,并积极推进公共充电网络向乡村延伸,大力建设公共、高速、乡镇等保障型充电设施。

工信部表示,未来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管,促进整车电动化和智能网联技术等进一步融合,健全充电、停车等各项服务,提高公共交通电动化水平,有效提升配套产业链水平,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。

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近日也发布了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鼓励储能投资建设,助推储能技术多元化。

业内人士表示,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向好,但仍处于“爬坡过坎”的关键时期,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体验、智能化的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加快普及。同时,在整个使用环境上,比如充电设施的普及、电池的可回收利用等方面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。随着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政策、法规、标准体系更加完善、健全,未来汽车市场还将发生更多改变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将面临更多加速发展机遇。

来源:经济参考报 李志勇

新闻资讯

NEWS